目前,板框壓濾機污泥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污泥脫水技術、工藝、設備逐漸被引入污水處理設計中。板框式污泥脫水系統憑借其污泥含固率高、能耗少等獨特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加強對新型板框污泥脫水技術實際應用的研究,可促進污泥脫水系統正常、平穩地運行,進而提升系統的運行效果,為污水處理廠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 板框污泥壓濾機組成及污泥脫水流程 本文主要對凹板式壓濾機的結構及其污泥脫水流程進行分析。為了使有機物偏高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板框壓濾機選用廂式隔膜擠壓板框壓濾機結構,同時添加了隔膜擠壓工序。在污泥脫水過程中,板框壓濾機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脫水的,即利用濾布加壓實現脫水和利用隔膜擠壓實現脫水。加壓脫水是指借助進料系統中污泥泵產生的壓力將污泥送入壓濾系統,以此保證單位時間內所處理的污泥量。通常,施加的壓力為5~10 kg/cm2。隔膜擠壓脫水是指在加壓脫水結束后,施加6~11 kg/cm2的壓力再次擠壓泥餅,使其脫水更徹底。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無法通過過濾脫水。對于該類污泥,主要采用隔膜擠壓脫水方式降低泥餅的含水率。通常,泥餅的含水率可再降低5%~10%.
2 污泥脫水技術創新及實際應用
2.1 污泥脫水技術創新
2.1.1 合理選擇污泥化學調理劑 任何一種污水處理方式均少不了污泥脫水處理環節。也就是說,必須對污泥進行固液分離處理。污泥種類較多,且各個種類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污泥中的固體顆粒也具有不同的性質。通常情況下,生活污水污泥中的膠體顆粒極為細小,并帶有(負)電荷,其往往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呈膠體混濁液態(穩定性較好)。對該類型污泥進行濃縮、脫水處理均存在較大的難度。本文結合污泥的相關特點,列舉幾種常見的化學調理劑,并分析其在新型污泥脫水工藝中的應用。同時,還對印染污水、生活污水和造紙污泥采樣進行大量的生產性試驗。常見的污泥化學調理劑有以下3種:
①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是指極易富集于溶液表面,并且會對界面性質產生影響的一種物質。其具有固定性的親水、親油基團,可定向排列于溶液表面,進而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在表面活性劑吸附之后,體系的界面狀態會發生改變,進而對界面性質產生影響,起著類似于乳化、潤濕等作用。表面活性劑可促進存在于膠體破壁、毛細管中的水分得到更加有效的釋放,對膠體固液的分離、聚沉均可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本文污泥脫水選取季銨鹽類表面活性劑。
②混凝劑。目前,我國應用較為普遍的污泥脫水絮凝劑為有機絮凝劑和無機絮凝劑。本次研究以無機絮凝劑為主,同時加入適量高分子絮凝劑。
③助凝劑。助凝劑的使用可有效改善混凝條件。在對廢水進行混凝處理的過程中,只使用混凝劑往往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還需添加助凝劑。
2.1.2 改進污泥脫水板框壓濾設備 對板框壓濾機進行技術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原有脫水壓力和設備的濾出疏水性。在改進時,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①在進料系統的改進上,主要通過增加泥漿螺旋分配器的方式有效改進板框壓濾機進料系統,進而解決污泥處于濾板中時分布不均、泥餅厚薄不勻、含水率不一的問題。
②改良濾布和濾板。通過全面、細致的理論計算,不斷優化篩選,使濾布能夠滿足使用需求。濾板改良具體為選用凸起粒子濾板,有效提升污泥處于濾室中時的流動性,并提高其在濾板中的均勻性,進而解決爆裂問題。濾布的改良體現為對濾布進行錐形濾孔編織設計,有效降低濾布介質阻力,進而增強濾布的疏水性能。
2.2 污泥脫水設備及實際應用 按照資源化處置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污泥脫水處理效果提出的相關要求,將污泥預處理技術、系統集成、污泥脫水設備進行組合,使其形成一種具有高效性的組合型工藝以及成套的設備和技術。本文以1250型號壓濾機為例。,其技術參數詳見表1.
2.3 工程實例概述 以某市的一個新型現代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設計日供水能力為5.0×105 t。廠內主要應用的是常規性加強處理工藝,同時配備有較為完備且先進的污泥處理設備,日常生產、環保需求基本得到滿足。該廠在污水處理中應用新型板框污泥脫水技術后,污泥產生量的減少比例超過50%.污泥的堆放空間明顯減少,運輸難度大大降低,運輸成本減少,同時污泥惡臭的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為污泥后續處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結束語 新型板框污泥脫水技術的應用促進隔膜擠壓板框壓濾機相關操作實現了自動化,且密封性更好,從進料到泥餅剝離,整個過程均無需人工操作;實現了隔膜擠壓泥餅脫水自動化、濾板卸泥自動化、濾布清洗自動化。同時,該種技術適用于自來水、生活污水、造紙污水、印染污水等污泥脫水處理中。因此,加強對新型板框污泥脫水技術實際應用的研究對技術優勢的充分發揮具有重要意義。
板框污泥壓濾機技術支持:18851718517